台鐵在九日度過了一百二十四歲生日。超過一世紀的時間,讓台鐵可以說是台灣近代史縮影。歡慶生日之餘,隱藏歡樂表象下的陰影還是持續存在。台鐵要如何在未來的日子裡走出自己找到適切的定位,並轉虧為盈,是許多關心台鐵的民眾所關注的話題。
鄰國日本,鐵路密集服務用心,一直為搭乘過的旅客所稱頌。這個比台灣鐵道史僅早了十五年的日本鐵道,如何發展與經營成為現在的規模。所謂他山石可以攻錯,不要怕模仿與學習,台鐵應積極汲取他人長處改善自己。
秞以日本鐵道為師
日本的鐵道品質一直廣為人所稱讚。遍及全國密集的鐵道網絡,加上各式各樣的列車,讓日本成為鐵道迷的天堂。今年日本三月十一日東北大震發生,不僅造成近上萬人傷亡,也一併震掉了該處日本觀光與運輸產業。但是對於日本人而言,搶通經濟命脈的鐵道成為第一優先任務。就在震後沒多久,東北新幹線重新啟動,讓人見識到日本鐵道工作者認真負責無可挑剔的一面。
台灣鐵道雖比日本晚十五年,同樣都有百年歷史。今日日本鐵道廣為世人稱讚,所堅持的不僅是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在善用鐵道各種資源以創造營收上,更是台鐵能夠學習的地方。要振興台鐵並由虧損中走出來,不妨以日本為師,看看人家是怎麼做。
秞美黑船來航鐵道始現
原本與清朝相同採取鎖國政策的日本,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長崎港上演「美國黑船來航」事件,因而打開了原本採取鎖國政策的日本。黑船的出現,可稱為日本近代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頁。日本門戶開放後,由歐美所傳來的醫療、文化乃至於最新科技,加速了日本的現代化,各項技術一日千里。
日本在阪本龍馬等人所提倡的「大政奉還」後,幕府時代宣告終結,新的明治天皇掌權後,國力更為增強,也埋下了日後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他國的種子。現在名聞海內外的日本鐵道,也由黑船來航後開始引進並建設。不過直到明治五年(一八七二)年後,日本才真正開始興建鐵路。
日本第一條鐵道就是在現今日本東京都新橋至橫濱。緊接著一八八三年上野站至熊谷站開通,隔年再延長至前橋站,一八九一年開通上野︱大宮站︱青森站。如今這些路線就是現在海內外觀光客與當地人常搭乘的東北本線前身。
與我國鐵道都由政府單位興建的模式不同。日本鐵道允許私營鐵道出現(私鐵)。然而在日據時代台灣也有出現過大規模的私鐵,就是現今已經廢線幾乎到全部不見的糖鐵鹽鐵、礦鐵與林鐵路線,甚至部分單屬於軍方的軍鐵。
這些鐵路許多條都是早年都是由各地糖廠與伐木廠、鹽商、礦商等自己出資興建,除了載運相關原物料外,部分有經營載人運輸業務。只是在光復後糖鐵收歸國有、林地逐漸禁止砍伐,再加上公路運輸逐漸興盛與人口開始稠密,台灣各式各樣私人、公營的鐵路逐漸走入歷史之中。
秞民營化後快速發展
隨著國家政策允許私人興建鐵路後,二戰前與後,日本各地紛紛出現連結各個城市與鄉村間的鐵路,成為現在日本綿密鐵路網的雛形。各種蒸汽機車頭也不斷的被研發出來,不論是專門拉客運車廂或是大出力載運貨物。小區域間通勤則是地面電車或是地下鐵的天下。
日本第一條「新幹線」在戰後一九六四年十月一日,東京奧運會前夕通車。由東京至新大阪之間的東海道新幹線,時速最高兩百二十公里。